了解平台
抖音平台了解
推荐机制
作品发布后会给500 的基础播放量,计算这最初的 500 播放量的数据:点赞率、评论率、转发率,完播率。当数据达到一定的标准就会获得更高的推荐。最初的 500 播放量的点赞、评论、转发是很关键的。
数据指标权重解析
- 完播率:15 秒以内的视频需要完整播放这是视频的一条合格线,完播率高,抖音官方会进行下一个流量池的推送;
- 点赞率:如果完播率是合格线,那么点赞就是优品的推荐,点赞越高得到的推荐也就越多;
- 评论率:视频评论的人越多,就证明视频的内容越好;
- 转发率:转发的人越多,传播的范围就越广,叠加推送的几率自然也会增加;
- 关注比:关注作品的人越多说明你的内容对用户产生的价值就越大;
用户特征
男女的比例为 1:1,其中,85% 以上的用户在三线城市以上。当然,抖音现在正在进军三线以下的城市,但这依旧不影响抖音用户受教育程度高、年轻化的特点。
账号搭建与维护
账号搭建&维护分析
账号定位
定位:吸引潜在用户让潜在用户了解到:
- 企业值得信赖
- 产品好,卖得出去能赚钱
- 风险低
内容:
- 分享已经加盟的店铺的营收情况(潜在用户变现)
- 分享店铺运营经验,促使用户产生开店想法(提供价值)
- 输出方案,帮客户解决问题
- 宠物用品测评(提供价值收获粉丝)(待定)
- 养宠日常的问题如何解决(提供价值收获粉丝)(待定)
原创:
很多人觉得原创很难,觉得自己没有写作基础,如果每天输出原创,想想都觉得做不到。其实大可不必担心,真的没那么难。敢写比会写更重要。
只要你确定了某个领域,然后每天搜索相关关键词,或者关注同行,看3到5篇,然后你再用自己的话把里面的精华总结一下,结合自己的日常讲几个故事。这样,一篇原创不就出来了吗?
不要害怕和别人雷同,历史总在不断重演,不过是时间地点人物的不同。相信自己能,并且开始做,你就一定能。
垂直:
把关注10个领域的时间用来关注1个领域。
在垂直领域再细分,比如,你是做家具设计的,那可以细分,只做欧式家具设计,或者只做别墅里面的家具设计。
当然,你不要觉得这样做好像客户群体越来越少了,你就赚不到钱,不是这样。在英国有个洗车的叫保罗,在整个洗车行业都非常出名。他给自己定了2个标准:
1、100万以下的车不洗。
2、着急的车主不洗(因为他号称自己洗车有36道工序)收费多少呢?是普通洗车行的8倍。就这样,他洗的车少了,但是赚钱更多了。所以,如果你觉得你所做的事情可以有收高价的机会,建议垂直垂直再垂直
对标账号视频拆解:
从这几方面拆解视频形式:
- 这个视频用了什么视频形式?
- 我是否能创作出这种视频形式?
- 我是否能长久地做出这种视频形式?
从这几方面拆解视频内容:
- 这个账号属于什么视频内容?
- 我能否创作这些内容?
- 我创作这些内容的成本是多少?
派哒哒宠物商业 11.7万获赞 1.7万粉丝
做宠物用品,不加盟可以吗?
——“当然是可以的,但和我们合作是能解决很多你不一定能解决的问题的”。该视频让用户了解到这是一个合作双赢的项目:能给加盟商提供美团运营的指导,避免踩坑;取得货源不需要跟厂商对接,不一定能拿到价格的优势;货品可回收,不想做了可以回收:让加盟商了解到风险较低。
日入过万的宠物店是什么样的...
“加盟开一家宠物店赚不赚钱?我跟大家讲 不赚钱。但是那是传统的宠物店。为什么不赚钱:行业和赛道都没有错,只是宠物店运营成本实在是太高了。80平的宠物店房租大概8k、人员五人、一个人5k一个月就是两万五还有其他的一些小钱比如营销费水电费.....”后续通过算账对比传统宠物店与店中仓,让用户从成本了解加盟的好处。
想创业的可以关注下
先抛出难以找工作的事实,提出有人找工作,有人想创业。“虽然建议大学生还是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再....但太卷了。或者你找一个蓝海的产业,跟上风口。”说明宠物行业情况:刚需消费复购强,行业也不内卷。再继续引出店中仓模式的好处。
热度较高的几期视频的评论区较真实,其余的大部分都是刷的。
麻鸡王食品. 获赞112892 粉丝60054
很多人看我开店每天200多只麻椒鸡都能清完,以为很轻松,其实开店很累的,比你们上班辛苦多了,今天我就带你看看我真是的开店生活
点赞数 | 评论数 | 收藏数 | 分享数 |
---|---|---|---|
14560 | 2425 | 2147 | 1754 |
今天我就把这这个#麻鸡王 麻椒鸡#制作方法 分享给你们,学废了,你也可以去#开店#抖音美食推荐官
点赞数 | 评论数 | 收藏数 | 分享数 |
---|---|---|---|
14279 | 953 | 11737 | 5662 |
十年打工一场空,做了2年#麻鸡王 的才明白,勤劳只能解决温饱,要想出人头地,一定要做点小生意#开店 #餐饮创业 #90后创业女孩
点赞数 | 评论数 | 收藏数 | 分享数 |
---|---|---|---|
12074 | 7973 | 3150 | 2931 |
阿晴麻鸡王 获赞613939 粉丝143859
点赞数 | 评论数 | 收藏数 | 分享数 |
---|---|---|---|
62360 | 10663 | 9476 | 5916 |
#麻鸡王 #小餐饮创业特色美食 #90后创业女孩 #开店 #餐饮人加油??
点赞数 | 评论数 | 收藏数 | 分享数 |
---|---|---|---|
11827 | 6135 | 2617 | 6026 |
大鱼(创业实践社) 获赞730537 粉丝188724
可以说是国内加盟最便宜的便利店了,没有之一!评论区有“料”#加盟 #创业 #我的家乡在山东 #山东美好推荐官
点赞数 | 评论数 | 收藏数 | 分享数 |
---|---|---|---|
144580 | 4251 | 6137 | 11213 |
如果不是特殊位置,加上副业还是收入比较稳定的。你觉得呢?评论区有“料#抖音小助手 #山东美好推荐官 #我的家#
点赞数 | 评论数 | 收藏数 | 分享数 |
---|---|---|---|
79570 | 532 | 2669 | 11607 |
其他账号 粉丝不高 但评论数多
邻小虎宠物用品招商:看着不起眼,利润却大得吓人的小生意,采访老板生意经... https://v.douyin.com/iJLqLTTM/
维护
- 注册:抖音的封号机制十分严格,一旦发现你违规,那么封号将是封掉此手机号注册的所有平台,也就是说封号后,此手机号绑定的任何其他平台号也没有办法登入抖音。所以抖音的注册最好是采取一机一号,此手机号在之前没有注册过别的抖音号,卡也没有在其他手机用过。
-
互动:每天定时进行互动,可以分开时间段中午、晚上都去刷刷同行的作品,每天点赞 30 来个作品,关注和评论 10 个同行做的比较好的号,每天观看 20 分钟以上直播。
-
资料完善:当我们的账号注册下来了,不要急着去完善资料,互动了 5-7 天在来完善资料,完善资料的时候不要放联系方式,等粉丝量起来了后再来放。
-
发布:新号在结束了初期维护过程后,就要开始要考虑发布作品,新号建议每天保持 3-5 个作品更新。发布时间建议是工作日中午 12 点,下午 17 点- 18 点以及晚上 21 点-22 点,或者周五的晚上以及周末等。也可以看下竞品视频或者自己以往视频的发布时间,然后看一下点赞数比较好的视频在什么时间段,以这个时间段作为参考。
-
DOU+:DOU+是平台内官方的助推方式,能够给内容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曝光和流量增长,目前体验版有 50 元 3000 播放量的选择。具体的投放,可以采取少量多次的方式来进行,因为 DOU+ 只是一种助力,如果视频本身的内容不行,那么再投放也是没有多少用处的。
-
抖音在初期维护的时候应该好好的去做好细节,别一看到同行的作品就点赞,这样是很容易被抖音判定为营销号,那样就又得重新开始养起。
内容创作
视频不是发的越多,涨粉越快。粉丝的多少与作品的数量毫无关系,而是与视频内容质量息息相关。
完播率与点赞率
要做出爆款短视频,就要搞定完播率和点赞率,这也就要求视频内容必须精彩有趣。要做到这点,两个关键必须重视:
确定主题:无论是做短视频还是写文章,都要先确定一个主题。确定主题以后,再做起来就有了明确的目标,也能有针对性地设计情节和素材。有很多人刚开始做的时候就是随手拍随手发,没有明确的主题。这种内容发上去是空洞的,没有意义平台也不会给推荐的。
脚本创作:这趴是短视频制作的核心,最终拍出来能呈现成啥样,很大程度看脚本。
脚本就是把文案转化成能用视频形式表达的方式,是短视频的拍摄提纲、框架,有了这个提纲和框架,就相当于是给后续的拍摄、剪辑、道具准备等做了一个流程指导。短视频常用的脚本以分镜头脚本居多,必须详细到对每一个镜头进行细致的设计,示例如下:
具体咋写不同题材侧重也不同,就分享几个通用方法:
60s 的短视频,不要让脚本台词超过 200 个字,不然听起来会特别的累;
单个镜头的时长要提前标注清楚,方便在剪辑的时候,找到重点,提升剪辑效率;
在拍摄前期,就要定位内容的表达形式,比如你要做短视频,是美食制作、服装穿搭还是小剧情;
要站在观众的角度上考虑什么东西更吸引人,更有趣,怎么拍才能让观众更投入,更有感觉。坦率地说,现在内容比技术重要多了,网上的那些小视频,比较火的一般都比较有意思。如果你拍的东西很有意思,即便技术上有些缺陷,也是瑕不掩瑜;
文案上要做到有代入感+获得感:一是要转换视角,挖需求,把文案中所有出发点的「我」换成「你」,比如:
你的创业路上有没有这些问题?
换季了,这款新品给你保暖凹造型没有问题
这个技巧帮你解决....
你可以这样约 95 后漂亮妹子
这样的句式不仅能够直奔主题,加快节奏挖需求痛点,还能够增加交流感,立人设,互动也起来了。
二是要想清楚你的视频中哪些东西是别人看完后会觉得有收获的?找到它作为选题,剩下的文案都围绕这个主题来写,多个案例佐证这个观点,多个视角讲解一个产品,多个转折分享一个故事。比如:为什么说 Iphone13 是垃圾?第一:性能上巴拉巴拉,第二:外观上巴拉巴拉,第三:美国佬吃相难看,恶心消费者巴拉巴拉...(这个例子是我临时编的,建议每点要环环相扣,有理有据)
总结一下,能打动观众的底层逻辑永远是,了解观众的痛点,引起共鸣,最终促进完播和互动。
所以文笔什么的,真的没那么重要。刚刚的例子,基本都是大白话,吸引人的永远是脚本结构上层层递进+不说废话+一针见血戳中痛点。
你看,这就是爆款视频的套路,是不是看起来也没那么难?关键是用户体察+模版写作。
建立信任
第一:信任嫁接。
比如客户对某个形象很信任,你就可以利用或者打造一个类似的形象。(明星,医生,律师等)
比如客户对某个权威机构很信任,你就可以利用某个权威机构为你做信任背书。(鉴定机构,检测机构,红十字会)
比如客户对某个载体很信任,你就可以把自己植入进某个载体里面。(书籍,百度百科,电视栏目)
第二:具体数字。
笼统对于客户毫无意义,人人都可以说出一些笼统的似是而非的东西,客户对于这些早就习以为常了。
大概,差不多,也许......
这些词汇不仅不会让客户对你产生信任,反而会增加他们心中的疑虑,你可能没有想过因为这样的说辞而让你损失了多少订单。
所以,换种方式:17天内,32.5%,6.8倍,7253块钱。
具体的数字,让客户愿意相信你说的是缜密的,真实的,经过调查和统计的。换句话说,是可信赖的。
第三:风险逆转。
想一下你在买东西之前,为什么一直在徘徊,为什么要货比三家,为什么要反复确认这个产品质量?因为你害怕嘛,人性的两个弱点,第一个是贪,第二个是怕。
他们既想得到你的产品来帮他解决问题,达成目标,又害怕花了钱却没能解决自己的问题。怎么办呢?你只需告诉他:无须担心,所有的风险我来承担。
所以,才有7天无理由退货,还要包来回运费,甚至有的商家把退货时间拉长到30天,并且不仅把钱退给你,而且你依然可以保留赠品。这样的承诺,让客户觉得万无一失。
3、必须提供10倍价值,才索取1倍回报。
很多人来问我搞流量的方法是什么,我只告诉他一个字:送。对,这就是搞流量的核心。每个人都是自私的,包括我们自己。
但是我们做营销的时候,希望你先放下自己的自私,去满足客户的自私。在搞流量的时候,我们先送赠品,让客户感受到价值。或者免费给客户提供一次咨询,或者利用低价先让客户体验到一部分价值。
4、必须激发强烈的好奇心。
好奇就对了,满足就错了。产品是为了满足欲望,而营销却是在激发欲望。有个作家写了一本书,然后他想通过书评的方式去卖他的书,于是找了两个书评人。
第一个书评人看完之后,把书里面的很多精彩之处加上自己的理解,洋洋洒洒了几万字。读者看完他的书评之后,纷纷夸赞这个书评人写的真好,这下连书都不用买了。自然销量平平。
第二个书评人呢,采取了激发好奇的方式来写,每到精彩之处,他都是一笔带过,或者写一半留一半。读者们就很不爽:真该死,每到精彩的地方都不让我看过瘾,还是买原书来看吧。结果大卖。
5、必须测试。
没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
所以,你必须测试才知道哪些方法有效,哪些模式有用。只有在得到市场反馈之后,你才知道该如何去调整,是直接放弃还是持续放大。你的投产比,你的赠品,你的定价,你的保证,你的成交主张,你的模式等等。有效果,就持续放大,没效果,就直接放弃。
常用工具
推荐比较好用的工具
素材选题
国外比较好的素材网站:YouTube、Twitter、Instagram 等
新榜:新榜可以搜索 24 小时热点情况,而且新榜会对每一领域的自媒体号进行归类,统计每个账号每天的发文情况、10w+情况、点赞数等。制作视频时,可以去新榜寻找相关素材。
知乎:知乎提问里比较专业的回答就是不错的素材,可以根据自身定位去上面寻找相关领域。
36 氪:比较适合科技类的运营者,科技以外的领域可选择的素材不多。
新浪微博:做娱乐类自媒体号的运营者可以关注微博热搜榜,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不错的素材。
数据分析
飞瓜数据:重在数据分析,查看热点以及粉丝画像、传播指数等,以便于我们对账号做出定位调整和内容方向的决策,但部分功能需要付费。
Toobigdata:汇集了抖音各大实用数据功能,包括最新行业资讯、抖音官方平台链接、热门商品、热门数据、账号诊断等等实用工具。大部分的数据可免费查看。
作者:搬砖的胖脑斧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8281669/answer/282932335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运营数据分析3个基本要素
有效的数据分析需求一定离不开这3要素:分析目的、取数的口径、取数的维度和字段。
分析目的就是通过数据想要达到什么结论,比如账号粉丝给业务线带来了多少订单、GMV和收益,占总用户的多少,对比其他渠道转化的用户效率如何等等,从而制定账号的运营策略和产品设计。
取数的口径是需要明确,去取什么时间段的什么样的数据才作为合理和科学。
维度和字段,有些字段可能是通用的,比如用户总量,但是有些字段可能是业务特有的(比如视频完播率)如果需要和数据分析师沟通,就要需要明确地告知,想要什么维度的什么样的分析。比如想要账号粉丝在最近半年业务线的消费情况:包含订单、收入和收益,在这过程中,就需要明确消费情况到底是什么,需要去取哪些字段。
这就要求提出需求前就要想好你的预期是啥,想要通过数据得出什么结论,自己提出的维度能不能满足下结论的依据要求,以免沟通的时候有遗漏。
据了解,80%以上1-5年经验的运营、新媒体、营销、产品等都不具备这个前提,要么是根本都不具备数据的系统认知,要么则是自己的相关能力还很薄弱,无法用数据做业务决策,工作上困难重重。
所以想吃运营这碗饭的新人,数据敏感基本上是立身之本,入行前起码要有基本的数据逻辑,掌握2-3个常见的分析模型和工具,才能入行开局顺利。
AARRR模型
在这3点上达成共识后,AARRR模型:
获取(Acquisition):用户如何发现(并来到)你的产品?
激活(Activation):用户的第一次使用体验如何?
留存(Retention):用户是否还会回到产品(重复使用)?
收入(Revenue):产品怎样(通过用户)赚钱?
传播(Refer):用户是否愿意告诉其他用户?
各部分需要关注的指标如下:
获取(Acquisition)
日新增用户数(DNU),能反应的问题:各渠道贡献的用户份额,确认投放策略;注册转化率,优化流程提升留存。
激活(Activation)
日活跃用户数(DAU,常用的还有周维度WAU和月维度 MAU的),反应的是活动用户的数量以及用户使用频次、停留时间等,以此推算核心用户规模和活跃度,产品生命周期。这也是评估用户粘性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
一般来说,但在不同领域的App或产品参考标准不同,例如:移动游戏会以20%为准,而工具类App会以40%为准。以及产品属性比如定期理财/求职/买房/租房的App,可能天然属性DAU会相对低。此外,周期(工作日/周末)、版本更新和活动都会在短期内影响DAU和MAU,所以通常要采用长期的均值作参考,例如一个月、两个大版本之间。
日均使用时长(DAOT),渠道质量衡量标准之一,主要用来分析产品的质量问题,观察不同时间维度的平均使用时长,了解不同用户群的习惯来分析用户留存和流失。
留存(Retention)
一般就看次日,3天,7天的新用户在老用户里的占比。计算留存率时,新增当日是不被计入天数的。
除了留存,对应的流失也要关注。留存反应的是各个渠道来的用户质量,以此反推渠道投放的策略是否合理。流失就是研究用户会啥会离开,这里就需要分析流失用户与非流失用户在离开前的行为差距。
假设我发现70%的流失用户在流失前做了行为A,但我并不能下:行为A导致大量用户流失的原因这个结论。因为可能非流失用户在当天离开前也大量做了行为A,但这并不妨碍这批用户第二天继续关注。
这个过程需要将用户最后几步的行为进行归类,然后从中得出结论,比如:我会把具体时间节点,账号发布内容选题,用户需求变化,流量承接部门的动作等因素考虑进来,并逐个分析该动作下的流失率变化。
过程较为耗时。这个过程不仅需要有强大的归纳能力,要去将零散的行为不断的归为若干个大类。而在你得到了一些用户流失前的关键行为后,就需要在这些行为发生时人工介入,利用实时推送工具等对于发生指定的行为后用相应的策略进行承接。
流失是产品进入稳定期需要重点关注的指标,是在产品中期和后期关心产品的用户稳定性,收益能力转化。尤其是对付费用户流失的分析,更需要重点关心。
收入(Revenue)
收入的来源有很多种,主要包括:应用付费、应用内功能付费、广告收入、流量变现等,主要考核的指标比如ARPU(客单价)。主要关注:
付费率(PR或者PUR),也就是付费用户数占活跃用户的比例。能反应产品的收益能力,付费的关键点和转化周期以及付费后续转化,比如退货率,续购等。
活跃付费用户数(APA),在某个时间段内付费成功的用户数,一般按月计。用来衡量产品的付费用户规模和付费用户的构成。但这个数据容易受到用户付费数额的影响,从而造成对用户消费能力和梯度的误判。此外如果是初创产品,平均每用户收入(ARPU)需要重点关注,也是生命周期价值(LTV)的重要参考依据。
生命周期价值(LTV)是用户在生命周期内为创造的收入总和,这里的生命周期是即一个用户从第一次使用产品到最后一次的时间,一般在实际计算的时候我们是跟踪某日或者某周的新增用户,计算该批用户在随后的7日、14日、30日的累积收入贡献,然后除以该批新增用户数,计算该批新增用户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粗略生命周期价值。注意的是,LTV不区分付费与非付费用户,看待整体的价值。
传播(Refer)
产品上线后为了更多曝光,大多都会采用各种营销手段进行推广,比如app store竞价排名,KOL投放等等,以及本身自带的传播推广功能,像很多手游就会有分享游戏截图给奖励的机制。在衡量传播效果的过程中,一般会预设传播效果计算模型,即:
传播效果=发出转化路径的数量/曝光 × 接收到路径链接的人转化新用户的转化率
以邀请裂变为例,假设平均每个用户会向20个朋友发出邀请,而平均的转化率为10%,则转化效果=20×10%=2。当这个等式的值>1时,用户群就会显示出增长的趋势。当<1时,那估计增长的时间和体量就很有限甚至跌回原形。
总之,从最基本来说,一家公司的数据,也包含了用户行为数据、用户基础数据、业务指标数据3大类,而类似上面提到的用户数、留存、活跃、收入等等,都只是用户基础数据或业务指标数据中的一小部分。
只有你清晰的理解了一家公司内的“数据”都有哪些+理解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你才有机会使用好它们,也才能站在“数据”的角度跟不同协作方进行对话。
但是吧,大部分1-5年经验的运营、产品、营销、新媒体等从业者,在工作中都会遇到如下这些有关于“数据应用+数据分析”的困境:
- 自己零散看了一堆关于数据分析的资料、学了python sql等各种工具,但真正到自己业务中仍然还是不知道看什么数据,该怎么用好数据,以及仍然无法脑海中形成一个清晰的关于“数据分析”的方法论;
- 面对具体业务问题,比如某个产品功能/活动上线后怎么评估效果,仍然不知道如何进行拆解、评估和验证,不清楚数据分析在工作中完整的应用流程是什么,完全不知道如何针对具体的业务问题搭建数据指标监测体系或进行效果评估;
- 经常被说“数据敏感度低”,但完全不知道什么叫“数据敏感度”,也根本不知道如何训练自己的数据思维+提升数据敏感度;
- 可能知道自己“现在需要看什么数据”,但不会根据现有数据预测未来可能走向,提前做好计划;
- 想再往上走,但不知道高级运营到底需要具备怎样的数据应用能力,以及自己当前的数据能力水平到底如何。
总之,数据分析绝不是说会用个python,sql跑个数就完了,就像会用笔不代表能写文章一样,如何从海量数据中找出规律,得出结论归根结底还是得看数据思维。技能、到方法论再到战略思维的转变升华,就是一个小白到高手的转变过程,也是必经之路。有人只用了2年,而有的人却用了5年甚至更久,这中间差的不是天赋,而是持续学习+输入。
要摆脱80%的打杂现状,成为行业内20%的高手,修炼好自身内功心法,才是最有效的,共勉。
运营数据复盘
上班第一件事必然会先登录账号,复盘一下昨天的数据和收益情况,对自己昨天的内容进行一个复盘。
看看自己选择的内容是否存在问题,阅读量是否骤降,骤降的话,可能就是内容不适合读者,那么在后续的内容选择中,就会减少这方面的内容安排。
通过观察阅读量和一些互动参数如点赞、收藏,也可以进行对新内容的测试,就比如我负责的是求职干货类的账号,最近有了关于面试技巧的想法,就会通过几天相关内容的发布来看看这个新尝试是否受到读者的青睐。
一般来说,会从以下维度进行分析:
环比 :包含粉丝总数、净增粉丝数等,一般都是看天,周和月,但不绝对,具体取决于行业特性。
内容数据 :包含阅读量、打开率、互动率(包含评论、点赞、分享)等,一般以单篇推文为统计单位。
转化率 :主要看广告点击率,还要具体到每个购买环节的操作数据。
完成数据记录之后,可以进一步挖掘数据背后的意义。而收集、分析数据的目的,是为了调整和优化。得出数据分析结论后,进一步形成执行任务,对应、落实到各个环节。具体到各个项目中,细节有所不同,需要具体更改。
这要求一是对互联网运营的流程很清楚,二是对各个数据反馈指标和对应优化建议要了解,比如公众号的常读用户数就反映了粉丝活跃度,那对应的策略就是搞活动促活。
如果是刚接触互联网运营,最重要的就是建立像上面的底层逻辑。这点自己摸索一是浪费时间,二是没有反馈不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建议先跟着专业人士学习少走弯路。
选题+素材资料收集
根据复盘得出的数据,就可以确定接下来的选题方向和计划了。我自己会比较常用下面4种选题方法:
历史数据好的复用
尝试通过后台数据,排出近期6个月阅读量/分享量/收藏量TOP10的内容。
总结出之前用户爱阅读(吸引度高)/爱分享(社交性强)/爱收藏(效用持续久)的选题分别是什么,整理成表,方便后续查看和优化。
还可以从标题打开率*【重点公式:标题打开率=阅读人数÷送达人数】*,分析哪一些标题是最吸引用户的,其中运用了什么技巧,也可以学习利用。
参考同行
这个比较适用于运营初期,研究同类型大号是怎么做的,研究并借鉴它的选题思路。毕竟,它们的推文是经过市场的考验的,能成为爆款,说明这类型读者就好这一口。
具体步骤,分3步走——
①挑选竞争对手:从第三方榜单平台搜索,比如:新榜、西瓜数据等,还有头条号、搜狐号上的各类榜单。
②收集历史文章:导出或者搜集该号近1—3个月(根据时间精力取决)的文章相关数据,筛选出阅读量超过平均数的推文。
③提炼优质选题:对同行过往高阅读量的文章进行分析,认真地思考一下
为什么这篇文章阅读量这么高?
和我以前做的内容差异在哪里?
用户更容易接受哪种类型的文章?
人家是怎么和用户进行互动的?
然后取长补短,总结出自己的方法论即可。
收集用户意见
运营/营销最忌讳闭门造车!不市调,不调研,不了解用户/读者,就别指望能产出与用户共鸣的选题。
可以利用表单进行用户调研,获取直观的用户数据。但如果条件允许,还是更建议与用户直接交流进行了解。1v1的访谈,兼具客观性和故事性,你可能在交流过程中豁然开朗,get到创作火花。
如果时间/人手限制,没办法一一沟通,也可选择通过评论区/后台消息与用户进行互动,刺激活跃度的同时还能得到反馈。
或者,尝试通过组织活动建立用户群,从目标用户的口中得知他们的需求,再进行创作内容。比如樊登读书就有很多读者群,他们的社群运营就会定期反馈读者喜好。
蹭热点
“蹭热点”是选题必经之路。热点简单粗暴可分为节点型、时事型、平台型。
时事型热点:一般由社会、民生、娱乐事件引发热议内容。爆发强,流量多,要求响应速度快,保证时效性。建议提取核心关键词+融合进标题或封面,开头也可以提两句后再衔接正文,以抢时间为第一目标;
节点型热点:行业重大节点、节日,如双十一、圣诞节、高考、春节等。可预知,需提前策划;但由于蹭的人多,要求切入角度新,内容出人意料才能吸引眼球。这种固定的节日热点,我通常会用营销日历,好提前准备策划。
平台型热点:平台举办的活动、热门BGM、KOL发起的挑战等,比如之前刘耕宏的全民毽子操。频率高,易模仿,时效长;但不见得能和经营的细分领域结合起来,建议只选择符合自己定位的活动以及模仿内容,不需要刻意去加入。
同时还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涉政事件、负面事件、争议事件不蹭。怕号给蹭没了。
素材资料收集
这也是我平时追热点、找素材最常用的网站:
1、今日热榜(https://tophub.today/)
这是我平时工作用的最多的追热点神器
里面包括了各大网站实时热榜,微博热搜、知乎热榜、微信24h热文榜、百度实时热点、抖音热榜……几乎涵盖了各大网站,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找不到的网站。
而且,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订阅相应的网站和专栏,这一点非常方便~
2、AnywhereAnything(http://lackar.com/aa/)
这个网站也是汇总了大部分热门网站,也是我平时工常用的网站。它的特别之处是汇总了维基百科、goole学术等专业参考类网站,方便你找一些专业性的理论、数据。
3、微博热搜
这个就不用多介绍了,微博可以说是新媒体人追热点、找素材的第一大网站。你想知道的你不知道的时事热点、热搜八卦、各种新闻……各式各样,应有尽有,都能在微博找到!
4、百度搜索风云榜
百度搜索风云榜就是根据数亿网民的每日搜索行为作为数据基础,建立的权威全面的各类关键词排行榜,包括了娱乐、人物、小说、热点、汽车……各个行业的热搜数据。
5、今日头条
主要看今日头条热榜,不同于微博,这里的热点内容是分好类的,你可以根据你想要的类型去找素材。非常nice~
6、知乎
其实知乎也是一个找素材的好地方。尤其是高赞回答,像洞见、青年文摘经常引用知乎高赞的回答来写文。毕竟,知乎是一个专业的问答平台,里面也是聚集了各行各业的大咖,回答也是干货满满、非常专业。尤其是写干货文的时候,知乎就是我滴神哈哈哈。
7、搜狗微信搜索
写微信公众号推文必备。是一个找好文找热点的必备工具,可以直接搜索文章和公众号,也可以在下面看到实时热点,十分方便。
内容创作
能解决问题的内容才是好内容。写内容一定要结合自己新媒体号的定位,想清楚用户需要什么,能帮他们解决什么问题后再动笔:
写观点干货类,能提供技能指导:现在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类人群都需要技能指导、实用建议及干货类的内容,且是特别受欢迎。
写情感心态类,能帮助心灵慰藉:所有人都需要有内容能提供慰藉、抒发情感、缓解压力,或者帮助表达,甚至发泄情绪。所以鸡汤文和情感文章一直都是香饽饽。
写新闻热点类,能缓解资讯焦虑:每个行业都有新闻和热点,而在信息碎片化,新闻大爆炸的时代,所有人都需要接收最新新闻热点,行业资讯。
这3种内容基本是所有人都需求的,这样的内容更容易生存,也活得更久。你可以根据自身定位去合理分配自己在某一领域下这3种内容的配比。
同时,出爆款也是我的KPI之一,所以每天也会花1-2个小时研究现有爆款内容,拆解他们的结构+创意切入点。目前来看,爆款内容基本上都有以下共性:
共鸣:共鸣是基于你和受众相近的价值观,或者说对待某个事物有相似的看法和观点。只有这样的共鸣,才会和受众产生联结。
有趣:碎片化时代,用户不会浪费时间去看一个没有实质价值的内容。你的内容要么给用户省时间,要么让用户的时间花在美好的事情上。
实用: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类人群都需要技能指导、实用建议及干货类的内容。
并且,实用性越强的内容,被收藏的概率也会越高。当他收藏的多了,就会对于你的公众号产生实用的印象,下一次当他有了相同需求时,就会再次想起你的账号。
价值观输出:与粉丝无关的内容不要发,没有观点的内容也不要发——一篇内容必须要有一个中心思想、一个核心观点。
所以,内容创作的落脚点一定要把自己的观点带上,而不是简单去陈述事情、提供讯息,文章本身就应该成为你价值观输出的一个载体。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这个观点的度要把控得当,三观不正的内容坚决不能挑战,只倡导正能量。
最后,内容不是发了就完了,还要根据数据不断打磨
做图文内容的,一般会看阅读量和转发量、收藏量还有在看数,去评价这篇文章是否是爆文,是否受到粉丝的喜欢。当数据复盘流程化后,会发现数据好的文章之间,确实存在共性的,一些数据不太好的文章也是有共性的。
对着这些数据就要分析复盘:这篇文章的亮点是什么?有哪些创意点是可以延续的?哪些观点是可以表扬和吐槽规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