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买:
之前的设备为Mi 8 lite 6+128 在不断的使用当中越来越卡,而我本人也是比较喜欢摄影的,喜欢随手拍一拍,记录生活的点滴;也不会去清微信的聊天数据,那对我很重要;游戏的储存占用也是很多的:
这首先就导致储存不足,这点在换了K40之后仍然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还是在开了云空间,优化了图片与视频的储存的情况下的储存占用。
而我在日常也是有游戏的需求的,这点K40直接解决了我的性能难题,作为发烧友的Xiaomi在游戏增强版也上了很强的液冷散热,我在使用过程中完全没有感受到很热,冬天的话暖暖手还挺合适的。
因为价格实在是太香了,所以直接上了顶配12+256,双十一价格竟比二手未拆封还要低,遂借钱下单(不要学我)
变化何在:
性能,内存,储存就不提了,上文已经概述。
首先拿在手里第一感觉就是:
有点沉。
一个手抓起来有些不适应,相比三年前的mi8 lite,这台K40真的重了很多,之前的话手持手机下面部分是没有问题的,也不会产生不适感;而目前必须向中间靠拢一些,不然真的有种把持不住的感觉。
在数据迁移的时候,两台手机放在一起才发现,手机尺寸确实大了很多。

其他诸如肩键,侧边指纹则带来了新的操作体验。
更替有感:

新与旧的交替,两个时空的碰撞。
K40在充电的时候,百分比上升的速度正好等于mi8电量百分比下降的速度,小米换机的页面也是根据数据迁移量的百分比设计的。

图为K40截图,绿色的手机形状进度条从零到图中的将要完成;旧手机端则为从满到无。
手机间的无缝接力,让我错觉旧的手机仍然陪伴我。
然后三号晚上我突然发现我没有打开120Hz模式。
各位,我又来了!——11.03更新
丝滑跟手:
如果说6400w的摄像头对扫码能力没有明显提升,那么一块十亿色的OLED120Hz屏幕则是从石器时代跨越到了赛博朋克。

说实话,我在换了新的设备之后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感觉这台机器还是不够跟手;但是在打开这个开关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设备的反应速度跟得上操作速度。
总的来说,手机的更新给我带来了比 电脑的更新 更强的变化感受,电脑的144Hz屏幕可能是因为距离没有那么近,也可能是没有直接触摸,我并没有感觉出来有多丝滑,但这块6.67英寸的120Hz屏幕,却让我眼前一亮。